供給側深度改革,廢鋼利用結構發生本質變化,廢鋼加工意義凸顯從2016年開始國家加碼處置鋼鐵行業低端過剩產能。據新華網6月30日報道,截止今年上半年共取締、關停“地條鋼”生產企業超過600家,涉及產能1.2億噸。過去消耗廢鋼的中頻爐產能出清后,廢鋼未來主要進入電爐和轉爐煉鋼系統,而后者對進爐前的破碎除塵要求較高。中頻爐停產意味著,廢鋼資源將更加集中的流向正規鋼廠,有利長流程鋼廠穩定消耗廢鋼。 經濟性提升,廢鋼加工企業產能擴張意愿增強2016年下半年開始,焦炭等原材料價格加速上漲,長流程煉鋼成本大幅提升,廢鋼與鐵水價格剪刀差擴大,廢鋼煉鋼成本優勢逐漸凸顯。隨著廢鋼煉鋼經濟性提升,鋼鐵企業對爐料需求大增,為上游廢鋼加工企業產能擴張帶來動力。同時國內廢鋼儲量巨大,為廢鋼循環利用提供長期發展基礎,截至2015年底全國鋼鐵積蓄量達80億噸。 政策性加碼,廢鋼加工與煉鋼有望進一步提速《廢鋼鐵產業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》明確提出煉鋼廢鋼比2020年要達到20%以上,其中轉爐廢鋼比達到15%以上,電爐鋼比達到歷史最好水平(逐步擺脫電爐轉爐化),提高廢鋼鐵加工裝備水平,先進的加工設備(破碎線等)能力超過60%,逐步淘汰落后的加工設備和方式。隨著未來環保、能耗、質量監管趨嚴,廢鋼煉鋼的優勢將更為凸顯。假設2020年規劃目標按期達成,根據我們的測算,廢鋼加工設備行業將新增200億級的市場空間。 雙龍頭迎來行業機遇,上半年設備業務大幅好轉我國再生資源加工設備企業數量較多,但是成規模的企業數量卻是極少。大型金屬打包設備、剪切設備和破碎鋼生產線等技術難度較大、進入壁壘較高,只有華宏科技、湖北力帝(天奇股份收購)這樣的國內少數企業能夠生產制造。隨著廢鋼利用行業景氣提高,企業在手訂單大幅提升,業績開始回暖。以華宏科技、湖北力帝為例,2017年上半年設備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2.03億和2.13億,同比增長為50%和273%。 投資建議:鋼鐵行業經歷供給側深度改革后,一方面廢鋼利用結構發生本質變化,入爐前加工處理的必要性凸顯;另一方面鋼鐵行業回暖,廢鋼爐料價格回升,廢鋼加工企業產能擴張意愿強烈,都導致廢鋼加工設備行業迎來轉機。隨著下半年設備企業在手訂單加速執行,全年利潤有望明顯改善。我們看好產品布局齊全、盈利恢復彈性大的廢鋼加工設備龍頭企業。建議關注華宏科技、天奇股份。 風險提示:鋼鐵行業產品價格大幅波動;廢鋼加工行業投資下滑;行業競爭加劇。 |